被选中7年后,他找姜武拍了个万里追凶的故事又被上影节看中了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
文 | 杜思梦

编辑 | 林   琳


七年间,导演邵亚峰的三个电影项目全都夭折了。直到收到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入围通知,邵亚峰预感,好运气要回来了。

 

上影节组委会看中的是邵亚峰首部院线长片《侠路相逢》,这部由邵兵、姜武、姚娆领衔主演的警匪类型片从近200部报名影片中,成为入选“华语新风”单元的16部影片之一,电影节期间,向来自全球的电影人公开放映。


左起:制片人米晓明、主演姚娆、导演邵亚峰、制片人张潇东


“选出”的第一名


入围上影节展映不是邵亚峰第一次引起行业关注,7年前,发起的那场轰动电影圈的“新锐导演计划”竞赛中,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邵亚峰曾以第一名的成绩,从参赛的2000多名青年导演中脱颖而出

 

邵亚峰对那场竞赛的印象是,“透明、公平”,他回忆说,“报名表上不准写简历,连哪个学校毕业的都不让写,评委当场打分,出结果。”

 

遗憾的是,这个有着岩井俊二、李沧东等八位世界影坛大师专程来华支持,高群书、张元、宁瀛、刘杰等担任评委的青年电影导演选拨,由于种种原因,最终没能走到最后,但在当时,几乎中国电影圈大部分青年导演都提交过参赛报名表,包括后来导演了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的姚婷婷,因《白夜追凶》名声大噪的五百等。当代作家余华对那批青年导演的参赛作品的评价是,“我看到生活的粗糙、艰难和生机勃勃。”


一周后,姜武就同意了


这场“透明、公平”的比赛与邵亚峰的性格似乎有着某种深层的契合,他不爱混圈子,不善于自我推销,用他的话说,这些年没主动去敲过一家电影公司的门,他总觉着,把创作做好,机会自然会来。

 

不拍片的时候,邵亚峰的大部分时间是闷在家里写剧本、拉片子,他颇为得意的是,“我能把《美国往事》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从第一个镜头背到最后一个镜头”。但他没想到,这样的性格一度导致“粗糙、艰难和生机勃勃”成了他电影创作之路的现实写照。

 

“新锐导演计划”后,许多投资人找上门来,要给邵亚峰投片子,“我一直没闲着,有人要投我,我就开始写剧本,这些年,前前后后我大概做了有三四个项目,不过,都黄了”,邵亚峰打趣道,有一次都快建组了,摄影师把投资人“拐跑了”。

 

邵亚峰认为,人情、背景从来不是做电影的“必要条件”,尽管这想法让他吃了不少亏,但《侠路相逢》请来邵兵和姜武,又从近200个片子中被上影节选中,却真真儿的没有一丁点儿“人情关系”。

 


“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,《侠路相逢》开拍前,剧本我只给姜武和邵兵看过”,邵亚峰有些自豪,“我们这个片子没有什么背景,也没有大人物来背书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把剧本发给了邵兵和姜武,没想到,一周就收到了回复。”他还记得姜武看完剧本后的原话,“这故事还真有点儿意思。”


 黄河边的“万里追凶”


电影里,“匪徒”姜武沿着黄河跑,“警察”邵兵顺着黄河追,万里追凶的故事,就此在黄河岸边,正式上演。

 


邵亚峰告诉记者,《侠路相逢》的拍摄几乎贯穿陕西黄河沿岸,“大概跑了整个黄河中游,一千多公里,我们剧组在黄河边来来回回一共跑了得有一万公里”。

 

在黄河拍片,远没有想象中美妙。“陕西的黄河太野了!”,邵亚峰还记得,上游放水时,黄河水就会变得浑浊而湍急,即使壮年船夫也得老老实实把救生衣裹上。

 

他亲眼看到,夹着泥沙的河水把胳膊那么长的黄河鲤鱼给呛死了。而他们的摄影机就架在离悬崖不到一米的地方,摄影机的另一边,是连护栏都没有的公路,拉煤的货车贴着身边疾驰而过,剧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手挽手,拉在一起,“不开玩笑,那地方掉下去,救不上来,直接顺着黄河水卷走了,连人影都找不着。”

 

再危险,邵亚峰也没想过放弃实拍,他说,当他第一次站在黄河岸边,身处群山之巅,脚下是万丈悬崖和汹涌奔腾的黄河水掀起的巨浪,他就知道,“我想要的英雄苍茫感出来了。”


原谅你的不完善,看到你最珍贵之处



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官方对《侠路相逢》成片给出了一个颇高的评价:“《侠路相逢》在警匪类型本土化方面作出了独到尝试。影片试图在平实影像中建构黄河流域的粗犷气质,在现实场景里复原武侠文本的精神框架,汽车行驶镜头的大量重复,对照古装片策马狂奔的段落,竟着实接续了90年代大陆武侠的某种西部气息。

 

在邵亚峰看来,令他欣喜的不只有电影节对自己作品的肯定,还有这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“透明和公平”,一如当年的“新锐导演计划”竞赛,“这个电影节,它不需要人情,不需要背景和家世,它会原谅你的不完善,却能看到你最珍贵的地方。我想,这是当下中国青年电影导演的一份幸运。”



声明

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

欢迎分享至朋友圈
获取授权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商务合作微信:214742506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