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街边的护栏一不留神就成了“杀手”?通过测量,发现护栏的缝隙宽为8厘米。记者查阅了一些资料,发现国家并未出台有关马路护栏缝隙间隔大小的规范标准。
交警部门设置的护栏间距、高度都考虑了防范安全隐患,并经过调研、借鉴各地经验,一般栏杆的间距在7-8厘米左右。记者通过实际测量发现,成人脖子的直径约9-10厘米左右,身高超过130厘米的儿童脖子直径6-7厘米。
实验:栏杆是否真的能卡住脖子
我们使用了一个脖子粗细和正常人差不多的模型,而模型下面是50公斤的重物,用来模拟人的体重。
当我们将模型脖子的部分,抬到正常人身高的高度后,让它自由落下。我们看到,志愿者一放手。模拟脖子真的卡进去了,两边的软组织被栏杆给挤压进去。
其实,人的脖子除了颈椎外,其它都是血管和肌肉,弹性很大,所以即便栏杆的缝隙比较小,但是仍然存在着脖子被卡住的可能性。
另外,由于栏杆的顶部是弧形,所以人的脖子即便不是对着缝隙,在倒下的一瞬间,脖子也会顺着滑到缝隙中。
实验:脖子斜着滑落是否会卡入栏杆中?
我们看到,模型脖子划过了栏杆上面的半圆形,最终又卡在了缝隙里。尤其是碰到下雨天,路面湿滑,栏杆湿滑的时候,一旦摔倒,很容易就卡到缝隙里造成危险。
接下来,志愿者在专业人士的保护下,将脖子卡在栏杆缝隙中,然后慢慢地缩小缝隙,栏杆从15厘米逐渐缩减到9厘米,这时志愿者感觉眼前突然黑了一下,突然手也麻了。
医生表示,脖子卡在栏杆上致死的原因有几种,如果是卡住气管导致窒息,则有4到6分钟的抢救时间,在这个时间段将人抢救出来生还的几率较大。
如果正好卡住保证脑部的供血的颈部大血管,那么脑部的供血就中止了,脑部的供血供养中止。
一般来说,40秒到50秒病人就会出现意识的问题,意识的丧失,如果五六分钟还没有脑部的供血话,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——脑死亡,这个时候抢救基本抢救不过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