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路通到村,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是关键。重庆建立责权明晰的养护体系,全市850个乡镇全部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,每个站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制定养护规划,督查养护管理工作;修订出台《重庆市公路管理条例》,进一步规定和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的职责权限。目前,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均做到了机构、人员和资金“三落实”,基本实现了“有路必养、养必到位”。
在万盛经济开发区青年镇板辽村,记者看到,农村公路的两侧,观景平台、停车场、骑行步道、生态厕所等交通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。万盛经开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唐富斌告诉记者,新改建的农村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,通过强化排水设施、采用高边坡顺层岩防护网等手段,夯实农村公路的质量。
以前,万盛的农村公路由各镇自行管养,公路养护效果差。去年,万盛成立了农村公路专业养护公司,公司按照“景区道路2公里一人,一般道路3公里一人”的标准配备养护人员,每天8小时巡查,对道路周边村民宣传爱路护路意识,及时发现汇报道路中出现的突发问题,确保道路时刻畅通。去年11月14日,一辆装载沥青混凝土的40吨卡车在黑山镇丛新公路片区翻车,把公路护栏撞开了近20米的豁口,养护工人发现后立刻上报,12个小时内就完成了现场护栏更新。“这种养护模式比我们以前更专业和高效。”黑山镇公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思岑感叹。
在万盛的不少行政村,除了宽敞的沥青农村公路,穿梭而过的公交车和乡村公交车站也成了一道风景。“发展农村客运,既方便村民出行,又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率。”在黑山镇北门村的乡村公交车站,村民刘志明准备搭乘公交去邻村访友,他告诉记者:“村里通了公交,去万盛城区和邻村都很方便,以前要一个小时到万盛城区,现在20分钟就到了,票价还便宜,只要一块钱。”
“将以承包方式为主的客运班线模式,改造成为公交化、公司化经营,是我们改革的方向,目前全区已实现镇通公交率100%,57个行政村通客率100%,辖区行政村通公交率94.7%。”唐富斌说,2016年起,万盛实施全域公交“一元一票制”和半小时免费优惠换乘,由公交公司配备专业司机和标准化车辆负责客运,保障村民出行安全。万盛区财政每年补贴4000万元,让村民享受低票价优惠政策